1.核心事务还在整理。事情越来越多。
想办法做一些减法。
还有之前总结的,大脑的运行,不能停止。
即便是夜间。
有一点儿总是还是做不到,会暂时地想要休息,歇一歇脚。
其实不应该。
2.写作和记录是很好的自我管理、自我梳理工具。
3.精力总是不够用,依然面临这个问题。
4.计划好第二天的事务,看起来很简单。但是要坚持。
明天的计划,迎接检查,核算数据。
但愿是周末不需加班。
然而肯定还是有事务。
一点记录
1.核心事务还在整理。事情越来越多。
想办法做一些减法。
还有之前总结的,大脑的运行,不能停止。
即便是夜间。
有一点儿总是还是做不到,会暂时地想要休息,歇一歇脚。
其实不应该。
2.写作和记录是很好的自我管理、自我梳理工具。
3.精力总是不够用,依然面临这个问题。
4.计划好第二天的事务,看起来很简单。但是要坚持。
明天的计划,迎接检查,核算数据。
但愿是周末不需加班。
然而肯定还是有事务。
发现不写日志的时间往往多数是混乱的状态。
1、上周非理性地一次远途。回想起来,还是想法有问题,不够成熟。如果说是真的要逃离,也要有充分的计划,可是没有。信息掌握得也不充分。如果说是完全的目标,可能也不是,很多事情恐怕并没有真正的想好。
保留离开的能力,一直这样说,实际并没有付出行动,也没有找到方法。
2、不折腾。各种方面的,战略,战术,都要有这根弦。
多一份的付出都尽量不要有,因为总体的时间是太过于有限了。
1.精力越来越不济,所以要区分重点。
2.因为以上,要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。以前很多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找东西,回顾细节这些事情上了。
3.做好记录,比如重要或者当时觉得不重要的汇报,比如领导的指示。
好记性不如烂笔头。
4.养成爱操心的习惯。
必须要有这种习惯。凡事多思考,多想,多扩展。
如题。上次应该是2019年,之后就没有去过了。一是疫情,二是没有特别的原因需要。
北京的感觉也不一样了。是那种大城市的繁华,也有冷清的感觉。
自上次发作之后,11月19日再次发作。
看来药还是不能停止。
以至于不知道是心理因素还是什么原因。
好像也有共性原因,就是没有好好休息。
后续还是得长期服药,就算是为了孩子。
工作效率近期是混合的情况,说不上低,但是也被很多没有关联的琐事影响。
需要注意的事项:
工位的整洁。一是个人办公方便,效率。二是整体形象。
疫情离开后的第一个冬天。
仔细一想这都过去一年了。天气冷,一家人窝家里加班,孩子好像也觉得在家里挺好。
小朋友突然说起,妈妈老了还能抱她吗,一说老了抱不动了,似乎还很伤心。
孩子大了,然而也是小。
好在是加班不像以前那样疯狂打扰了。
加班似乎也是没有尽头。
忙不完的生活而已。
自我管理,严格要求。
让自己的工作生活更有序。
1、时刻要牢记以我为主。放羊娃的主业是放羊,其他看热闹或者挑水之类的有时不得不干,干完了不能忘了放羊。
2、其他事,未必要均衡用力。均衡用力没有长期效益,也没有整体效益。
但是在把握过程中要防范风险,不能出底线问题。
3、涉及钱财支出和权力、个人利益的问题都是大事儿。
4、生命线,是重要不紧急的事,但不能不投入精力。
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平时的微小准备能够用得上。
1、前天考试想到的。有时候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,还有大脑区域的激活。
2、因为今天一个业务的突发,对熵增原理更加认同。
世界不仅仅是无序的,还要继续往混乱的方向进行。
如果我们不进行高度的自我管理,以及有效的管理他人(无论通过什么形式),这个世界一定不会朝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。
从小就知道这个,但是有时还是糊涂。
很多事儿,规划大于努力,非常有道理。方向不对,或者大的方向偏离了,努力再多,费再多力气也没有用处。
还有就是质量标准的问题。
绝对绝对不能平均用力。
该严谨的严谨。
有一些则是能省则省。
但现在感觉到比较重要的是一个事项本身的完整。
也就是,就像盖房子,地基打好,楼层建好,一定不要忘了盖房顶。哪怕它是个茅草屋,或者狗窝。
因为质量差有时候不是大问题,但是没有盖子漏雨可能就有大麻烦。
这个例子不一定准确, 但是也要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