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精力越来越不济,所以要区分重点。
2.因为以上,要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。以前很多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找东西,回顾细节这些事情上了。
3.做好记录,比如重要或者当时觉得不重要的汇报,比如领导的指示。
好记性不如烂笔头。
4.养成爱操心的习惯。
必须要有这种习惯。凡事多思考,多想,多扩展。
一点记录
1.精力越来越不济,所以要区分重点。
2.因为以上,要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。以前很多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找东西,回顾细节这些事情上了。
3.做好记录,比如重要或者当时觉得不重要的汇报,比如领导的指示。
好记性不如烂笔头。
4.养成爱操心的习惯。
必须要有这种习惯。凡事多思考,多想,多扩展。
如题。上次应该是2019年,之后就没有去过了。一是疫情,二是没有特别的原因需要。
北京的感觉也不一样了。是那种大城市的繁华,也有冷清的感觉。
自上次发作之后,11月19日再次发作。
看来药还是不能停止。
以至于不知道是心理因素还是什么原因。
好像也有共性原因,就是没有好好休息。
后续还是得长期服药,就算是为了孩子。
工作效率近期是混合的情况,说不上低,但是也被很多没有关联的琐事影响。
需要注意的事项:
工位的整洁。一是个人办公方便,效率。二是整体形象。
疫情离开后的第一个冬天。
仔细一想这都过去一年了。天气冷,一家人窝家里加班,孩子好像也觉得在家里挺好。
小朋友突然说起,妈妈老了还能抱她吗,一说老了抱不动了,似乎还很伤心。
孩子大了,然而也是小。
好在是加班不像以前那样疯狂打扰了。
加班似乎也是没有尽头。
忙不完的生活而已。
自我管理,严格要求。
让自己的工作生活更有序。
1、时刻要牢记以我为主。放羊娃的主业是放羊,其他看热闹或者挑水之类的有时不得不干,干完了不能忘了放羊。
2、其他事,未必要均衡用力。均衡用力没有长期效益,也没有整体效益。
但是在把握过程中要防范风险,不能出底线问题。
3、涉及钱财支出和权力、个人利益的问题都是大事儿。
4、生命线,是重要不紧急的事,但不能不投入精力。
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平时的微小准备能够用得上。
1、前天考试想到的。有时候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,还有大脑区域的激活。
2、因为今天一个业务的突发,对熵增原理更加认同。
世界不仅仅是无序的,还要继续往混乱的方向进行。
如果我们不进行高度的自我管理,以及有效的管理他人(无论通过什么形式),这个世界一定不会朝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。
从小就知道这个,但是有时还是糊涂。
很多事儿,规划大于努力,非常有道理。方向不对,或者大的方向偏离了,努力再多,费再多力气也没有用处。
还有就是质量标准的问题。
绝对绝对不能平均用力。
该严谨的严谨。
有一些则是能省则省。
但现在感觉到比较重要的是一个事项本身的完整。
也就是,就像盖房子,地基打好,楼层建好,一定不要忘了盖房顶。哪怕它是个茅草屋,或者狗窝。
因为质量差有时候不是大问题,但是没有盖子漏雨可能就有大麻烦。
这个例子不一定准确, 但是也要注意。
说到内卷,现在感觉是越来越盛。每个行业都是。也看过各种的分析文章,从上而下的内卷,不可能有停息的时候。而且肉眼可见的是没有人从内卷收益。除了最初的发起者。大家都在痛苦,相互折磨。就比如近期看的自杀事件。越来越多了,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对自杀的看法就像看待辞职、离婚一样平常了。似乎自杀是一切世界的尽头。
没有缘由的,或者有所原由的,会在一些时候想到自杀, 而且想到一个人的离开似乎也没有多么大的影响。只是偶尔想起来在世人的辛酸痛苦。有时甚至想,为什么不一起灭亡算了。
没有存在也就没有痛苦。
这个世界离开谁都是一样转动的。至于说苦难苦痛,似乎是没有人不生活在苦难苦痛之中罢了。
今天送园时间提前了。这次表现还是可以,陪着走到小门口自己就进去了。
想起自己五六岁上学,也许是一样的情况吧,记得那时候有个同学给自己打了个招呼,吓得不敢再去学校了。即便后来去学校,也是很长时间都害怕,怕老师,还有就是学校的不自由。然而大部分都忘记了。
长大到现在,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,吃了多少苦,当然也自然有开心高兴的事。然而还是总是愁苦更多一些。大概这就是人生吧。
现在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太过于忙碌,没有任何的时间,没有多余的精力。
还是一是减少内耗,不再多想。二是统筹各种时间吧,减少一些娱乐,多做一些有价值、有意义的事情。碎片时间也要用好,因为没有别的办法了。
人生就是困难,困难的循环罢了。